您好,安徽省灵璧师范学校欢迎您! 智慧校园 丨 设为首页 丨 加入收藏

灵璧师范学校2024--2025年度体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5-07-15    浏览次数:


本年度,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关于体育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意见》国家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精神要求,积极推进我校体育教学改革,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广泛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校体育发展年度情况报告如下:

一、体育教学改革情况

(一)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为指导,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学校认真组织学习并落实“课标”的教育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体育教研组做到学期有计划、有总结,活动有分工、有措施,成绩有记录、资料有积累。分管领导定期检查督查体育教学改革情况,学校领导也会随机抽查,以确保“健康第一”理念的落实,确保学生“阳光一小时”校内体育活动    

(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要求并督查我校体育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准确理解“课标”精神,指导他们恰当选用新的教法和学法,杜绝无教案上课和“放羊式”教学。根据学校现有场地器材条件,认真备课,注重备课、备学生、备场地的有机结合,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并有机融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三)树立课外活动延伸观念

树立课外活动是课内体育教学延伸的观念。将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列入体育教学计划,对学生加以指导,推动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的开展,同时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和兴趣,进而提高体育课的实效性。在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的基础上,发展一项特色体育运动项目,如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跳绳趣味体育运动会等,同时辅以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如舞龙舞狮、拔河等。

图片23.png

图片26.png

图片25.png

图片24.png

图片27.png

 

二、体育教师配备情况

我校现有学生近6000在校生,拥有体育教师10名。体育教师每周平均课时为18课时,完全能够满足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需求。这些体育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其中中高级职称1人。他们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积极参与校内外教研活动。

三、体育经费投入和体育场地设施情况

(一)体育经费投入

学校重视体育工作,逐年加大对体育的经济投入,以改善办学条件。每年购置各类体育器材,同时用于学校春秋运动会、各项趣味比赛、参加区级(或其他级别)各项体育竞赛、联赛等活动。

(二)体育场地设施

我校的体育场地设施较为完善。拥有标准的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室内体育馆等,以及充足的健身路径。近年来,还持续投入资金用于购置和更新体育器材,以保障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

(一)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达标争优、强健体魄” 为目标,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 100% 的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要求每位学生掌握至少 2 项常用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测试成绩及时上报青少年体质健康数据管理系统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网。

(二)认真开展课外体育工作

为顺利完成学年度体育教育工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学校要求系部严抓实干,利用体育类学生社团,如乒乓球社、羽毛球社、足球队、校体训队等,积极开展兴趣体育活动。通过多方共同努力,齐抓共管,积极发动全体学生踊跃参加体育锻炼,高质量地完成了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活动。

五、体育训练与体育比赛

学校积极组织各类体育训练和比赛活动。例如,组织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班级对抗比赛;举办篮球、田径运动会等全校性系部的体育活动,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积极参与其中。除了常规的田径运动项目外,还设置了锻炼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比赛项目,如拔河比赛、跳大绳比赛、接力跑比赛等。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素质以及合作、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校田径队、篮球队每学期都按计划中正常开展训练,配有专职体育教师指导,科学训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这为学校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项体育比赛奠定了基础。

图片29.png

图片28.png

图片30.png

图片31.png

图片34.png

图片35.png

图片36.png

图片32.png

图片37.png

图片38.png

图片40.png

图片39.png

图片33.png

 

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尽管我校在体育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创新力度有待加强;体育器材的管理和维护还需更加精细化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加强体育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鼓励体育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完善体育器材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维护保养等。

未来,我校将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优化体育教师队伍,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完善体育场地设施,丰富体育活动形式,努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