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安徽省灵璧师范学校欢迎您! 智慧校园 丨 设为首页 丨 加入收藏

灵璧师范学校婴幼儿照护县域产教融合体建设方案

发布时间:2025-03-21    浏览次数:

 

一、项目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县域地区,发展高质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成为县域民生保障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资源分配不均和专业人才短缺,导致县域内婴幼儿照护服务领域存在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教育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因此,构建县域婴幼儿照护产教融合体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在此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15号),明确提出要“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提高托育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强调“深化校企合作,打造高质量的托育服务职业教育体系”,为托育服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我校项目旨在响应国家号召,针对当前婴幼儿照护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构建县域产教融合体,通过产教融合,可以整合教育资源和行业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婴幼儿照护行业的健康发展。共同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提升托育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二、目标定位

(一)提升服务质量

通过专业教育和实践培训,在日常教学中加入《婴幼儿护理》《婴幼儿生长发育》《婴幼儿卫生保健》等专业知识理论课程,并真实还原婴幼儿服务实训基地,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重实践实训比例,提高日后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技能,从而提升整体的婴幼儿照护服务质量。

(二)促进产业发展

依托产教融合平台,推动婴幼儿照护相关产业链的发展,除了日常的常规教学,我校开展了1+X母婴护理及幼儿照护等相关工作,自工作启动以来,先后开展18批次技能考试,参加人数3989人,通过人数3889人,通过率97%。先后获得“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示范考核站点”“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优秀试点院校”培养学生日后就业、服务等各个环节。

(三)满足社会需求

通过开展“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职业培训,培养婴幼儿护理相关专业人才,根据县域内婴幼儿家庭的实际需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照护服务,满足社会不同人群对于高质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再次基础上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四)推动地方经济

通过产教融合体的建设和运营,培养大批优秀的育婴师、产后恢复理疗师等技能型人才,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随着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的发展,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就业机会将为地方居民提供更多的收入来源,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为县域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三、建设内容

(一)教育培训建设

1、建立相关专业

我校设立护理康复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保育专业,开设新生儿护理》《婴幼儿心理学》《婴幼儿生长发育》《营养学等课程。再培养优秀的婴幼儿照护相关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

2、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建有产科实训室、新生儿科实训室、母婴同室实训室、幼儿活动领域实训室,为学生提供实训的机会,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加强院校专业教师的培养,学校定期选派教师知名院校同济大学、皖北卫生职业学院等)进修学习提升其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与婴幼儿照护领域的科研项目和竞赛目前我校在“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分别取得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两名的优秀成绩,提高了学校在职业教育行业影响力。

另一方面,从高校聘请优秀人员孙宗波教授)担任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将实际工作经验带入课堂,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现专兼职教师优势互补。

4、职业教育与培训

除日常教学,我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活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就业本领的重要抓手,于2020年初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旨再更新知识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5、就业与实习

开设护理、幼儿保育、学前教育相关专业,承担人才培养、课程研发、师资培训等任务,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面向医院、婴幼儿托育机构提供实习场所,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满足学生日实习及就业需求。

 

(二)服务体系完善

1、开发优质教育

汇聚产教资源,共同开发共享资源。我校在教材选用、教师的培养都在高质量提升,通过每周开展固定教研组活动、同学科教师集体备课、优质课录播、在线开放课程等,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

2、建设实训基地

学校设置婴幼儿照护服务实践基地,建设集教学、实训、培训、考证、竞赛五位一体的金职现代家庭服务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

3、培养师生同台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把婴儿回应性照护技能操作、疾病照护和日常保健,喂养照护或疾病照护和喂养照护技能教学或疾病照护技能教学作为重点,培养学生基本知识水平和各项婴幼儿照护服务技能。在近期刚刚结束的“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婴儿(0-1岁)回应性照护全国总决赛,学校优秀代表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实操技能取得学生组国赛一等奖、教师组三等奖优秀成绩。

   通过组织培养师生同台参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开发优质教育资源

根据县域婴幼儿照护服务市场需求,优化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设置,构建以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目前开展课程《婴幼儿心理学教育学护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一)培养创新人才

推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后,前往二甲级以上进行实践实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我校按照婴幼儿照护服务标准,建设模拟托育中心、婴幼儿护理实验室、亲子活动室等校内实训场所,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具,如婴幼儿模拟人、保育设备、感统训练器材等,为学生提供仿真的实践环境,满足日常教学和校内实训需求。

2、校外实习基地拓展

与县域内二甲医院(灵璧县人民医院、灵璧县中医药等)、早教中心幼儿园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确保学生可以有实习的条件和能力。

四、项目预期成效

(一)建成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产教融合平台,实现县域内托育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二)显著提升托育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满足托育服务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三)推动托育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家长满意度和信任度,降低托育服务投诉率。

(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产教融合发展模式,为同类地区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通过实施以上婴幼儿照护县域产教融合体方案,将有效整合县域内的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县域内家庭提供优质、专业、放心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同时也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